《司马光》教案
发布时间:2022-10-0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秋月

司马光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请看图,图上画的是谁?一起说,司马光。板书:司马光

我们一起来把他的名字写一写 “司”是生字,书写时要半藏半露,这样就美观了。

司马是一个复姓,光是他的名。连起来读一读:司马光

2.一提起司马光,我们就想到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叫:《司马光砸缸》,读过的举举手?指名讲。

点评:你讲的很完整,这个故事在历史上有真实记载,出自《宋史.司马光传》,我们来看原文是怎么记载的,师读。截选的这段文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24课。完善板书:24.司马光  齐读课题

初步感知“小古文”

1.初读:首先请大家把这篇课文小声地读两遍,感受一下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反馈:指名说

点评:像你所说的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叫古文。

      你很会发现问题,古人写文章用词非常简洁、精炼。这样精炼的文字还有很多,呆会儿我们慢慢品。(精炼

      你很会观察,跟现代文比,篇幅短小,只有三十字。(短小

      刚才同学读的时候感觉怎样?难,比较拗口

小结:如同学们所说,像这样语言精炼、篇幅短小的文章就叫文言文。(板贴)虽然难,但老师也有秘诀,我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理解这篇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读,反复诵读。

2.再读:现在请打开课文102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桌或老师,至少读3遍。开始!

3.指名展示读

点评:很了不起,第一次读古文,已经很厉害了。

4. 检查字词:

(1) 要想读好这篇课文,首先要读好这四个字的读音。

       它们都是后鼻音。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点评:难读的字多读几遍就可以把它读好了。

2)有人知道瓮是什么吗?点评:说的特别准确,它是一种口小肚大的容器。瞧,这是“瓮”,这是“缸”,这两种都是装东西的容器,但“瓮”口小肚大,“缸”口大底小,形状上有所不同。

(2) 文中还有一个多音字,发现没?水中。

5. 字词放入文中再读:字音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能读好课文了吗?自己在下面读一读。谁来读?点评:读得真棒!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过渡:读好了课文,我们一起到字里行间去看看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先来看第1句,出示:,一儿登瓮,足跌水中。

1这句话里提到了谁?(群儿  一儿)

:组词“一群”

点评:像这样给字组一个词就能理解这个字的意思,这种方法叫“组词法”。板贴:组词法

你能用组词法来解释这个”吗?指名说。说的非常好!还能用这种方法解释哪个字?(:淹没)

2一群孩子在哪里做游戏呢?(戏于庭)你怎么知道“庭”的意思的?

点评学习文言文,能利用好书本提供的注释,明白句子的意思,我们把这种方法叫“注释法”。板贴:注释法

3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做游戏,古人说成群儿戏于庭

师:一群金鱼在池塘里游泳。群鱼游于池。

一群孩子在教室里朗诵。群儿诵于室。

点评:学的真棒,会灵活应用是一种学习方法。

过渡:正当大家玩得开心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呢?

      一儿瓮,足没水中。

4“一儿登瓮” 谁来说说它的意思?

你说的很准确,”是“爬”的意思,根据生活经验,换了一个我们比较常用的字词来理解意思,这种方法叫换词法。(板贴:换词法)

5谁来说说“跌”的意思?(跌:摔)你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换词法)

6谁能连起来说说“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这句话的意思?指名说。

7一起把第一句话读一读。

过渡:看见有小孩跌没水中,大家是什么反应,又是怎么做的?读第2句。

去,光石击瓮破,水迸,儿得活。

 1“众”是谁?其他小孩子

2有小伙伴掉进大水瓮里了,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弃”是什么意思?抛弃(组词法”又是什么意思?离去(组词法)为什么他们“弃去”了?(预设:害怕、找大人)

3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持”是什么意思?(换词法,持有“举”“拿”的含义。)

4学习 “之”

师:有谁知道这个“之”是什么意思?

预设1:生:“之”就是“瓮”。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因为前面说是“持石击瓮”,击打的是瓮,所以砸破了的就是“瓮”。

师:你联系了上文理解这个“之”字。真会思考。

预设2:生不知道或说错了

师:很遗憾,你猜错了。老师提醒你,若是联系上文,你肯定有所发现。

小结:之有很多用法,这里是代词,指前面的瓮。

5司马光持石破瓮后结果如何?水迸,儿得活。谁来说这句话的意思?

6同桌互相说说“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水迸,儿得活”这句话的意思。指名说。

小结:会思考,会合作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7.再读古文

我们已经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你能试着给课文划斜线,使我们的朗读更有节奏和韵味吗?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划,其他同学在下面划。

划好了线,我们试着读读吧!你也可以读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读,齐读。

点评:越读越有韵味。

三、讲述故事,试背古文

1老师想跟大家玩个游戏,我来说故事,你们来读对应的原文,可以吗?尝试一下。

老师说,学生读。

读古文难吗?请同桌互相合作,学着老师的样子一人讲故事,一人读原文。

过渡:通过讲述,我们感受到虽然文字很简短,但是内容很丰富

2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点评:短短的小古文,我们读到了一个丰满的人物。

3其实,我们古文原来没有标点,今天加了标点方便大家理解,我去掉标点,你们会读吗?不仅如此,还发生什么变化?怎样排版?

4现在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背背课文吗?出示。

5当时故事发生时,司马光才几岁,长大后的司马光成为了什么样的人,一起看简介。自己读读。你还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司马光?

小时候他聪明机智,长大后他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诚待人,一言一行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古文,认识了司马光,还学习了理解古文的方法,相信大家的古文学习之旅会更加精彩。

四、拓展阅读活用知识。

请你们运用今天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来读读《曹冲称象》,想一想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