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强的孩子最美
独立自强
一个人独立的人,不仅仅是指他可以不依赖父母,在生活中轻松自如的处理事情,更是对事物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一个自强的人,可以做到面对困难不退缩,遇到事情不逃避,碰到难关敢于攻克,在荆棘丛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独立自强的孩子仿佛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在天地间翱翔,自由驰骋;在广袤的天空下,施展自己的能力;他们像水里的鱼儿一样,能够独立面对风浪的侵袭,内心依然怀着对大海的向往,一往无前。
举个“栗”子
近来,社交媒体发布了这样一则报道,大众纷纷为这个孩子点赞。
出生与平江县某个农村的余昀锦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每天他要骑着自行车走山路上学。在一个雨天,由于山路较滑,他在回家的路上连人带车摔进了山沟里,两米余深的水沟对这个14岁的中学生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当父母把孩子送到医院的时候,医生的一席话,差点让家长晕过去。孩子的右手臂摔伤,需要做接骨手术,手术及康复过程疼痛难忍,而且会留下后遗症。
但是,余昀锦没有丝毫退缩的倾向,他反而安慰父母道:“爸爸妈妈别担心,我还有左手,也可以继续读书和学习。”手术及康复都是一个煎熬的过程,家长心急如焚,本以为孩子会难忍疼痛大哭大闹,可孩子却一声不吭的坚持了下来。
出院后的余昀锦并没有因为手臂受伤而依赖父母,反而展现出自己独立自强的一面。由于右手打着绷带,因此他开始学习用左手写字;父母忙于农活,他则在家用左手穿衣、做饭、整理家务,这让父母感动且心疼。除此之外,余昀锦在学校里主动帮助同学,一起解决问题,他就像个“小老师”一样,照顾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老师担心他因为身体情况而影响成绩,没想到余昀锦却能泰然自若的应对考试。尽管左手书写不便,他依然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卷,而且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余昀锦身体受伤却坚持学习并且帮助同学的事迹,触动了学校的师生们,很多人从他身上感受到了积极乐观的心态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一个道理”
对于人们来说,独立自强是人们通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就像破土而出的幼苗,化茧成蝶的幼虫,破壳而出的雏鸡,这都需要靠它们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功,否则就是揠苗助长,蝴蝶空有美丽的翅膀难以飞翔,鸡蛋变成是食物。
同样,如果孩子指根据老师和家长的指令来完成任务,他们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得不到提升。在以后的生活里,他们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人云亦云,面对职场上、生活中的问题时不能独立思考,总想着依赖别人。当他们发现身边无人可依靠时,他们会手足无措甚至崩溃。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
伟大先贤梁启超先生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这也警醒我们孩子们独立自主能力,远比一张优秀的成绩单和光彩夺目的分数更有价值和实际意义,更值得我们自豪。培养孩子的独立自强能力,不仅对孩子自身和家庭的发展有积极影响,而且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和谐有重要意义。因此父母要重视和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
0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要想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家长应该学会适度的放手,避免过于干涉和控制,让孩子独自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获得成就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到独立自强的意义和重要性。比如,孩子以自身学习任务重为由不愿整理自己的房间,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去收拾,而不是替他们整理。让孩子们在好好学习的同时也能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
02 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当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遇到问题时,家长不要急于给出正确答案或直接代替孩子解决问题,而应该给孩子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鼓励他们勇于去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只有不断地独立探索和积累经验,这样才能使自己逐渐强大起来。
比如:孩子在写作业时,遇到不会解的题,需求家长帮助。这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自主思考,鼓励并相信他们有能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如翻阅课本、网上查找资料、重复阅读题目从简单的问题开始入手等。
03 让孩子参与决策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参与决策。在决策过程中,孩子需要进行独立的思考和逻辑推演,然后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得出最优解,这也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的方式。其次,让孩子参与决策是对孩子的尊重和对其作为家庭一份子拥有的权利的认可,这可以使孩子获得参与感和主人翁的感觉,使他们更愿意去思考与自己相关的事情。
总而言之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无法陪伴孩子度过一生,更不可能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教会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在失败中积累经验,在成功中实现自我,在未来的生活中乘风破浪,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