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朗读自主学习培养的小策略
发布时间:2023-06-0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韩萍

      培养学生仔细听读,大声朗读的好习惯。小学生好动,模仿能力强,根据这个特点,在课堂上我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对于一些能够直接用实物或图片进行教学的单词和句子,用英语进行讲解,让学生专注地听我用英语所表达的意思,通过语言描述来促成学生对新内容的初步理解从而理会新知的含义,培养学生仔细听读的习惯,再跟着一起进行相应的练习大声的朗读。而对于一些不能直接用实物或图片进行教学的单词,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一个符合主题的情境,在情境中一点一点呈现新知识。而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以纯正的语音优美的语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心,给学生美的享受,感染熏陶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张开嘴模仿的朗读欲望。在课堂上我还利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如由已学过的“bag”引导学生自己读出“bad”,由“airport”到“passport”,由“make”到“made”等。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整理归纳一些读音规则,如ee/ea字母组合发/i:/00/o发/u:/或/u/等。学生朗读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节奉感,有些学生朗读英语拖音很重,没有注意到朗读时的重音、节奏、连读和失去爆破等。而chant 和英语歌曲可以将所学的内容编成朗朗上口的英文儿歌,提高学习的趣味性,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语音语调。有了常见小知识点的帮助,学生一点一点学会朗读的技巧。在这些小技巧的帮助下学生们回到家里就能借助点读机等学习工具很好地进行复习,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每节课后,我都要求学生回家后背诵课文和单词,下一节课上进行抽查,记录在每一模块的单元成绩里。久而久之,学生们养成了自己进行课文朗读背诵的习惯,朗读的水平也在逐步地提高。

养成学生预习的好习惯,培养独立思考的问题意识。曾有研究表明,如果学习的内容是学生熟悉的主题,他们就能顺利理解文章中的信息;反之,如果是不熟悉的语篇主题,学生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甚至会出现障碍。因此,应在学生进行新知的学习之前,让学生运用己有的知识结构去预习朗读语篇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找出其中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为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作铺垫。预习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不同的人对同一篇预习课文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程度的掌握,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不会的内容是正常现象。面对这些内容要引导学生善于提问,能请教家长或他人,得到解决后再跟着老师进行学习,多创设让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