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我校小学英语教研工作将在市教科院、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领导下,继续立足于英语课程的实施以及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本着“发展教师、发展学生”的研究原则,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重点研究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策略;引领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促使其锤炼语言素质,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其语用能力和思维品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其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主要工作
(一)教学研究: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努力构建其实践链。
1.学习与研究新的英语课程相关教学理论,确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引导教师领会教材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科学分析新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要求,关注对学生语用能力和积极情感的培养,拓宽视野,明确英语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
2.各教研组成员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和专业的学习,努力提高课程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确立自己的研究主题,积极申报区、市以及省级课题,并通过各种形式的研讨,共同成长。
3.继续加强对新教材各板块功能的研究,努力形成中、高段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结构,三四年级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五六年级更要重视学生语言能力与语言思维的培养。本学期将继续参加区、市小学三年级英语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比赛。下学期也将参加区、市小学五年级学生英语整班朗读比赛。
4.充分利用省、市教研室所提供的教学资源以及网络教学资源,并加以梳理与整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能力。
(二)课程实践:努力创建校本课外阅读课程体系。
1.在精心落实常规教学的基础上,鼓励开展有特色的英语教学活动,为有特色和有成效的教学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促使英语教师能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特点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拓宽英语学习的途径。
2.以中国外语阅读研究院“校本课外阅读建设研究”课题为抓手,推进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研究和课程建设,鼓励更多的教师尝试开展课外阅读课程体系和课程基地的建设,采用更为科学和多元的手段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培养,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全人发展打下更为厚实的基础。
(三)教师发展: 关注校本教研质量以及青年教师成长需求。
1.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本着新课标理念,基于本校学生实际,确立本学科研修主题,建立规范的教研组研修制度,遵循科学的研修路径,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本校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继续开展优秀教师的培养工程。以教研课题为抓手,通过专题项目引领的团队研修新方式,继续以研究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攻方向,展开个性化研究和思考,并通过阶段研修展示活动,搭建平台,将团队研究成果进行集体以及区域层面的共享和探讨。
(四)教学评价:扎实落实英语课程评价的全面实施。
1.继续开展三年级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比赛,强调起始年级学生的模仿、跟读、语音、语调等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方法指导,关注农村学校学生的语音学习的规范性,不断放大比赛的过程效应和激励反拨作用。
2.强化对学校教辅使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指导。本学期市教科院将开展全市各校教辅使用的调查和收集,关注教辅内容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教辅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避免滥用和误用。要以省教研室的期末样卷、市学业监测试卷以及区毕业考试试卷为参照,在教学中更好地落实英语课程目标要求。
3.要基于语言能力的听说读写全方位评价。以上学期常州市学业监测的听读写综合考查和期末口试为契机,加强对各年级的听说考查,强调必须把听说考查纳入学生的学科学业质量评价体系中。
三、活动安排
八月份:
1.参加常州市小学英语期初培训 (8月29日,湖塘桥实验小学,星河小学)
2.开展第一次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
九月份:
1.课题组常规活动(分配任务);
2.选送教学论文参加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参赛论文交协作片英语教研组长);
3.主题沙龙: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方法;
4.四年级老师集体备课和教研课展示。
十月份:
★1.唐梦烨老师参加区小学英语评优活动一(教学设计、英语演讲);
2.六年级老师集体备课和教研课展示;
3.课题组常规活动。
十一月份:
1.参加区小学英语评优活动二(上课);
2.举行校三年级英语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比赛(韩萍、费超准备);
3.三年级老师集体备课和教研课展示。
十二月份:
★1.参加区小学三年级英语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比赛;
2.五年级老师集体备课和教研课展示;
3.制定各年级英语复习计划。
一月份:
1. 期末考试,做好批卷,试卷分析,成绩统计;
2. 课题组常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