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听了章老师、陈老师上的校级同课异构的公开课,课题为二年级上册数学《7的乘法口诀》。两位老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去探索7的乘法口诀编排规律,重点突出,方法得当,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课的开始,章老师用寻找数字“7”的情境导入,陈老师以复习旧知导入,利用学生在已有的2----6的乘法知识的基础上,单刀直入今天的课题《7的乘法口诀》,通过用“三角形拼小船”的情境,很直观的展现出1只小船要7个三角形,2只小船要2个7只三角形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加法的基础上初步感知7的乘法口诀全部得数,并让学生用填写表格的方式说出1个7是7,2个7是14,3个7是21,28里面有几个7等等,帮助学生建立乘法算式的来源,也为编写乘法口诀奠定基础。
2、当学生学会了“一七得七,二七十四”这两道道乘法口诀后,两位老师都采用开放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其它7的乘法口诀,教师巡逻课堂,适当点拨,及时监控学生编口诀的情况,反馈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体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参与者、组织者的新课标精神。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7的乘法口诀编排规律,让学生自己总结其中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4、教师注重对口诀意义的理解,让每一位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含义,抓住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为了学生能快速记忆这些口诀,两位都老师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练习方式,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最后的拓展练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发展。
整堂课,两位老师都采用了开放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学得轻松,让学生体会了学习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