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莲 读《有效情境创设的40项设计》有感
发布时间:2022-02-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朱秋莲

读《有效情境创设的40项设计》有感

在教育理念不断革新的当下,如何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成为教育工作者持续探索的关键问题。《有效情境创设的40项设计》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教学之窗,书中对情境创设的深入剖析和丰富案例,让我收获颇丰,对教学有了全新的感悟与思考。

一、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的魔法棒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情境创设的40项设计》开篇便强调了情境创设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的重要性。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往往是平铺直叙的,学生被动接受,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而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带入一个充满探索欲望的学习世界。

书中提到在科学课上,教师通过模拟火山喷发的情境,利用简单的材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火山喷发时的震撼场景。这种情境创设方式,比单纯讲解火山形成原理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他们会主动思考火山喷发的原因、过程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和探究中。在道法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演绎生活中的故事,深入理解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使学习不再是单调的老师说教,而是充满乐趣的情境体验。

二、联系生活,让知识落地生根

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本书着重指出,有效的情境创设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里,通过角色扮演创设生活情境,能极大激发学生好奇心与学习热情。比如在教学“我和我的同伴”这一内容时,可创设“友谊小剧场”情境。让学生分组演绎生活中与同伴相处遇到矛盾、互相帮助等场景。在演绎因争抢玩具产生矛盾的情节中,扮演的学生能真切体会到生气、委屈等情绪,观看的学生也能深入理解同伴间相处可能出现的问题。大家会主动思考如何化解矛盾、怎样建立和维护友谊,改变以往单纯听老师说教的被动学习状态,在充满乐趣的情境体验中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探究,主动探索人际交往中的道德准则。

三、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知识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有效情境创设的40项设计》提出,情境创设应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在课堂提问情境的设计上,可以设置基础问题、提高问题和拓展问题。基础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提高问题难度适中,引导中等水平的学生深入思考,提升思维能力;拓展问题则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探究。在小组合作情境中,合理分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带动基础薄弱的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共同进步。

《有效情境创设的 40 项设计》让我深刻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情境创设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以学生生活为土壤,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精心设计更具感染力、实践性和层次性的教学情境,让道法课堂真正成为滋养学生精神成长的沃土,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