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四会生字,会识5个二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能初步感受到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的神奇以及它顽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柳树的图片。柳树这种植物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你会用哪些词语或句子形容它呢?
古代很多文人墨客对柳树情有独钟,把柳树写进了他们的诗词,你知道哪些描写柳树的诗句呢?(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现代作家陈忠实也写了一篇关于柳树的文章。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想了解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打开课文自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
(1)字字入目:对照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
(2)句句入心:遇到难读的句子作上记号,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流利。
(3)读完后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字词
第一组:广袤无垠 青草覆盖 寸草不生 青石嶙峋 深邃 凝滞 铁铸一样
第二组:两合抱粗 浓密 深铁铁锭 苍郁 深沉 巍巍然
第三组:萌发 虐杀 摧毁 起死回生
第四组:艰苦卓绝 没有畏怯 毅力 韧性
重点学习:虐 韧 广袤无垠 艰苦卓绝
3.概括内容,理清脉络。
一边读一边联系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再读词语,你读出什么?
第一组:青海高原 所见
第二组:一株柳(外形) 所见
第三组:生长 想象
第四组:精神 感受
小结主要内容:
分段
三、学习第一大段
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是一株怎样的柳树,课文中有一个词语概括了它的特点:神奇
出示:一二两个小节。你觉得这两句话矛盾吗?为什么?
四、学习第二大段的环境
1.一起来看看青海高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跟你刚刚读词语想到的画面一样吗?
出示图片,在图片中理解词语
看着这样的青海高原,你有什么感受?作者呢?
出示句子:第三小节
联想到边塞诗。补充边塞诗。
此情此景,突然看到一株大柳树,说说当时的心情。指导读好“哦”
2.引读
出示句子:第四小节
青海高原的环境究竟有多差,我们用资料来说话:
补充资料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
带着初见柳树的惊喜和好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株伫立在青海高原上的柳树。
齐读第五小节。
五、总结全文,为下文设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