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认识百分数评课
12月6日,我校高年级组周晶老师、汤碧华老师各执教了《认识百分数》一课,我学到了很多。她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让我耳目一新 。下面我谈一谈我的心得体会。
所谓“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让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然后让教师“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课上展现自己的教学构思,最后对两位教师的教学进行点评,分析其利弊与优缺点。“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本次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表现空间,自觉地将教学过程处理成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操作、实践的过程。让学生们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从中获取新知,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这样,学生主动思考、各抒己见,不仅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弥补了教师个人不能面向全体学生的不足。
《百分数的意义》汤碧华老师从投篮情境中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四组人投篮(展示了四人投篮的个数),谁的投中率高?学生从投篮个数中没法比较,因而引出投中个数,再从投中个数与投篮个数的比引入百分数定义。汤老师的“演绎法教学”,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释生活中百分数的具体意义,而且让学生理解了百分数是表示两个数量相比的关系
而周晶老师则用的“归纳法”,她不给出百分数的定义,从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导入,让学生一步步的感知、层层深入,把百分数这个神秘的数层层抽丝剥茧、直到展现庐山真面目,学生的认知是发自内心的。不仅如此,周老师的课还让学生理解了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理解了百分数和比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上完课之后,姚春霞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讲座。在分析“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时,她“在学生想不透的时候教,想不明白的时候教”、“一节课不要过于饱满,环节简明,活动要充分”、“突破难点时,要充分利用每一题的作用,要一题多用”、“上课要准备好材料,问题,加强材料间的整合”等观点都给我深刻地启示。
总之,这次同课异教学意义非凡,让与会老师眼前一亮,也得到马伟中校长的充分肯定,既收获了知识,又激发了改进教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