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果》(第二课时)
发布时间:2017-12-1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章志英

《灯笼果》(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出现的数量词,体会其用法,如:“一粒黄珍珠、一颗大玛瑙、一盏灯笼”等,会写本课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关键字词和丰富的想象,感受灯笼果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学习难点:

1. 体会文中出现的数量词的用法。

2. 能抓住关键字词和丰富的想象,感受灯笼果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金风送爽,好多水果都成熟啦!你都知道哪些在秋天成熟的水果? 苹果、葡萄、梨、石榴、柿子、山楂。

2. 秋天不仅是这些水果成熟的季节,还有一样特别的水果,出示灯笼果的图片。它叫——灯笼果,她也是秋天的馈赠。

 二、灯笼果带着词语朋友来跟大家打招呼了! 一粒黄珍珠 一颗大玛瑙 词语回到句子中。出示相应的图片

 1.薄得透明的皮,包着细碎的籽儿,像一粒黄珍珠,更像一颗大玛瑙。 一盏灯笼

 2.灯笼果,一盏小小的属于秋天的灯笼,一盏亮亮的属于田野的灯笼。

三、寻找灯笼果,精读第三自然段。

1. 灯笼果穿着夏姑姑给的纱衣,藏在棱角后面,在玩捉迷藏呢!“我”是怎么找的?指生读第三自然段。 指生说,读。 我是怎样“剥开”的?——轻轻地 是啊,这动作多轻柔呀!再指生读。

2、充满神秘感的灯笼果,终于现身了!谁来说说纱衣里面什么样?(出示对应的句子“一粒——那么亮”)指生读。

3. “晶”生字学习。 理解“晶”的含义。“晶”指天上数不清的闪闪发光的星星,所以晶就表示亮。经过不断演变,就成了现在的三个“日”。出示古文字。 观察这三个“日”,写的一样吗?生说。师范写(边写边说:三日各不同,上居中,左让右),生书空。可以组词—— 像“晶”一样,由三个相同的字重叠组成新字,就是品字结构的字。还有“品、鑫、众、森、磊”等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把它写漂亮。

4. 生活当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晶莹的? 钻石(我们可以说是晶莹的钻石),露珠,小水滴、 是啊,同学们刚刚说的这些事物都闪着光,特别亮,谁能想象着灯笼果的样子,来读一读呢?出示对应的句子“一粒——那么亮”(生读不到位时,师范读)

5. “一粒黄珍珠”、“一颗大玛瑙”出示实物图片。 灯笼果不仅滚圆晶莹,它的皮还特别的薄。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指生读。出示:“薄得透明的皮——大玛瑙” 珍珠和玛瑙都有什么偏旁?斜玉旁。说明和玉石有关,在作者心里,灯笼果就是宝贝。带着这样的感受,谁来读一读?多惹人喜爱的灯笼果啊!

6. 拓展延伸:(比喻句练习) 听了大家动情的朗读,一些水果也来跟大家见面了。 成熟的山楂挂满枝头,就像( )。一盏盏灯笼 成熟的桃子像( )。一颗颗爱心 一串串葡萄像( )。紫水晶 火龙果像( )。燃烧的火把

四、品尝灯笼果,学习第四自然段。 1.灯笼果什么味道呢?赶快读一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指生读。 2.此时的我除了舌尖美滋滋的,还有哪里也是美滋滋的? 3.多么美妙的体验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总结全文。

1. 金黄色的灯笼果穿着一件轻盈的纱衣,有着滚圆晶莹的果实和美滋滋的味道,在我的眼里,这小小的果实,就是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出示第五自然段。引读:灯笼果……

2. 课文学完了,你喜欢灯笼果吗?说说理由。

3. 师生配合伴音乐读课文。

六、学习生字。 “实”是本课的生字,“实”原来指家中柜子里藏的宝贝,所以上面是宝盖头。所以宝盖头要写得宽一些。 怎样记住这个字? 师范写。下面是“头”,记得最后一笔是“点”。 谁来给“实”组个词?

七、作业布置。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