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复习的策略和方法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毛敏利

数学总复习不同于单元复习,对学生来说,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所学的知识遗忘率高;对教师来说则感到时间紧、内容多、知识的综合性强,再加上进入总复习阶段后,学生数学学习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如何应对这种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许多数学教师都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除了练习还是练习”。确实如此,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但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系统化过程。因此上好复习课既重要又困难。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复习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复习中不易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在复习课中进一步巩固基础、提高能力。下面我就自己所采用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教材本身理性重于情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当情境,营造一个趣味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探索数学知识。

1、创设活动情境

低年级的孩子生性好玩、好动,无法把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学习上,根据这一特点,我在复习课上设计了很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从体验中获得学生对自己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是印象最深刻的,记得最牢的。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手操作、眼观察、口表达、耳倾听、脑思考的过程中去获取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通过学生熟悉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周围到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为他们搭设一个生活的舞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

2、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创设贴切学生生活的情境,会使学生在参与学习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好地理解数学。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时,我就创设了一个购买商品房的生活情景:用“房子”把几种平面图形组合在一起,学生分类梳理,在积极主动地帮助老师解决问题中,进一步巩固了知识。

3、创设故事情境

如复习二年级的《方向与位置》,我在设计这一节复习课时,采用情境的故事安排复习的内容。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下:

⑴学生课前设计画动物园的小建筑;

⑵交流设计图中组合成一个动物园的大情境;

⑶学生叙述各设计图中建筑物的方向;

⑷创设游客游园的活动,复习四个方面与简单的路线图。

在这一节课上,从设计材料的呈现,到材料的运用即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情境,而且也出自于学生的参与研究,因此,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其投入的积极性是相当的高。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有效的情境创设,就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高质量的参与,提高参与的能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二、精心设计练习,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复习课上的具体题目设计,是一个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安排一些学生已经做过的题目进行复习,学生上课时会产生厌恶的情感,太难,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做而生烦;太浅,容易产生松懈怠慢心理,也不利于个性品质的培养。所以说,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让每个学生积极地投入复习,习题的设计是十分地关键。

在复习课上,也应注意学生纠错的习题安排。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学生总有一些常犯的错误,因此,在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恰如其分安排一些学生重点练习的题目,包括学生已经做过的练习。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做了题后,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有些题目需要经常地练习,才能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不然,很可能将复习课演变成表面热热闹闹,实质学生收获空空洞洞的现象。

三、积极反馈与评价,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都期望自己的付出与努力能得到回报,因此别人的积极反馈会使我们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作为身心皆未发展成熟的少年儿童,他们更渴望得到长辈尤其是老师的认可与赞许。教师及时的反馈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业进展情况,使他们产生在学习道路上不断前进,超越自我。反馈的形式不拘一格。激情洋溢的夸赞、发自肺腑的微笑、关切注视的目光、友善诙谐的提醒、甚至是伤心难过的泪水,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清醒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成为他们努力学习的推动力。

在课堂中,我除了采用即时的口头评价、激励每一个学生外,自创了一种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标志评价法,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获得成功的机会。无论是谁,只要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现,都可以得到标志,印在数学书的内页。如课堂上发言突出,授予“口才之星”;作业工整漂亮,授予“整洁之星”;学生的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如果我们总是狭隘地把目光聚焦在考试成绩上,很难使学生产生并保持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也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评价的形式,而是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进步以及教师对他们的欣赏与期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