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识字教学的课堂转型初探
发布时间:2018-01-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洁

核心素养下识字教学的课堂转型初探

    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张洁

摘要:新课程的识字教学,强调多识字,少写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识字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在核心素养下的识字教学如何进行课堂转型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正确引导,培养识字能力,教会识字方法,从而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发兴趣 教给方法 学会识字 乐于识字

前言

“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改革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深度推进,靶向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那是学生在面向未来社会实现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的识字总量约为3500个,而低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1]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那么在核心素养下的识字教学要如何转型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采用多样形式,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兴趣,才能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识字,并乐于识字。低年级孩子的课堂大多是以识字为主,而小朋友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最为重要的[2]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

    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生理特点,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大多数孩子只对自己真实看到、听到的东西有深刻印象,而单凭教师讲述某个字的笔顺就要将这个字记住难。这时候我们就要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多媒体教学这样就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具体。如在教学时我把字的部首或易出错的地方用红色粉笔标出再配上多媒体的演示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图象、动听的声音,学生的注意力就很容易被吸引住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二)游戏激趣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单纯分析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反复强调汉字的书写规则、注意事项,不断进行拼读练习、抄写训练,这样的做法既抽象枯燥、令人生厌,又不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实验表明:低年级儿童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感知的,要求低年级学生掌握概念中最本质的东西往往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经历一个“儿童化”的过程才能被学生吸收和掌握。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游戏的学习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将这些儿童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很感兴趣。[3]

1.猜字谜

猜字谜是学生平时喜欢的活动。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试着编一些识字谜语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识记生字。比如,在教学“碧”这个字时,我就编了一个谜语“一个王先生,一个白先生,坐在一块石头上”,学生一听,就来了兴趣,很快地记住了这个字。在写字的时候也不由自主一边说一边写,兴致盎然。猜谜活动不仅轻松有趣地认识了生字,而且学生根据这种字谜规律也训练了思维,提高了识字的能力。

2.试编顺口溜

编顺口溜是识字的又一有趣的形式。在教学青、清、请、情、晴、睛这组形声字时,我编了一句顺口溜草青青,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太阳升,是晴天,看东西用眼睛。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又从字义和字型上区分了这组字。这种识字方法,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单纯的读字抄字的效果好多了

3.图字结合

小学生的思维是形象的。如果只是简单、机械地让他们去识记生字的写法,那过程一定是枯燥无味的,结果也一定是不会令人满意的。如果能把在识记生字和图画结合起来,那效果肯定是大不一样的。如在教学“鸟”这个字时,我出示了课前自己画的一幅画,是个非常形象的“鸟”,再配我的说明,撇是小鸟的嘴巴,横折钩是鸟头,点是小鸟的眼睛,竖折折钩是小鸟的身子,最后一横是小鸟的尾巴,这样一说,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字,而且对这个字兴味盎然,学字的愿望一下子都被调动起来了

4.带头饰表演

小朋友对于小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如果把识字和饰演小动物放在一起教学识字,那么孩子们肯定特别高兴。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把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戴在学生的头上,扮成小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声音、动作、外形特征表演出来,之后再让学生记记生字,看看“小动物”。识字时常安排学生演一演,既给学生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又加深了对小动物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牢牢认识了动物的名字。[4]如教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7时,课前让学生去搜集有关课文中动物的一些信息,课上让学生戴上孔雀、大雁、老虎等动物的头饰表演,这样一来既提高了识字效率,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大多有关小动物内容的课文都可以使用这种游戏方法识字。

5.摘果子游戏

 摘果子游戏是我们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最常开展的活动之一。教师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苹果,让学生制作果篮,将果子上的字读准字音、组词,常用的还可以说一句话,方可摘下,谁摘得多谁就是识字小能手。这种游戏识字方法应用于一课的生字学习和巩固既方便又高效。

6.开火车识字

方法是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组词、分析字型、说一句或几句话,其他同学轻声发出火车开动时的“呜一咔嚓、咔嚓”声。如果有人说错了或不会读,火车就停下来,选其他组的“修理员”来帮助“修理”(重读字音、组词或其它),“修理”好后继续开火车。对于这种游戏,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

二、教给多种方法,轻松快乐识字

(一)听读识字

在教学一篇课文时,在听读、跟读课文时,可以要求孩子们小手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开始也许很吃力,但是多读几遍,慢慢地孩子也许不仅能记住要求识记的生字,而且连其他的不作要求的生字也能认识了。

(二)形象记忆法

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简笔画、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使汉字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比如一位老师教“灭”这个字,他拿出一张硬纸片,又拿出一盒火柴,另外还在讲台上准备一张纸。他说: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字,这个字怎么写呢?”他不急于在黑板上写,而是用火柴将纸点着,用硬纸片往下一压,将火压灭了。他接着说,我刚才的演示就是我们今天学习一个字:“灭”。他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字,并说:这是我刚才点的”随后在火上边画了一横,说:这是我刚才拿的硬纸片,硬纸片往下一压了。”简单的方法,不到两分钟使孩子们把字牢牢地记住了。

(三)发掘汉字情理

有位老师在教学“幸”与“辛”时,采用了如下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先在黑板上写下两句话:“辛苦一点,幸福十分。”“短辛苦,长幸福。”在学生读熟、理解意思后,分别标出“、”和“十”。学生深思片刻后恍然大悟,激动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原来:“辛”字上面是一点,就叫“辛苦一点”;“幸”字上面是个“十”,就叫“幸福十分”。当老师要求学生体会第二句话的含义时,学生更是跃跃欲试。一会儿,有学生就像发现新大陆地叫了起来:“短辛苦就是辛字的第六笔的横短,长幸福就是幸字第七笔的横长。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该老师充分发掘汉字的情理,相机诱导,既使学生深刻分辨并记忆了字形,又进行了思想教育,真是一举多得!

(四)利用汉字特点

一位教师教学生 “藏”字:

1.引导学生观察“藏”,看看“藏”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学生观察后,认为 “藏”是由草字头和“臧”两部分组成。

2.再次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臧”又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臧”字可以拆分为“爿、臣、戈”三部分。

3.根据学生的发现,想学生介绍:“爿”和“戈”很像古代的两种兵器,并顺势通过课件展示两种兵器的图片。学生迅速对“爿”和“戈”两个汉字字符赋予了形象化的认识。

4.抓住学生新的认知,启发学生:我们现在再来看看“藏”字,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顿时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了起来:我发现“藏”很有意思:一个大臣左手拿着兵器“爿”,右手拿着兵器“戈”,藏在草丛中,等着敌人来……

5.总结学生发言,加深对“藏”的理解:现在大家明白了我们平时最喜欢的游戏活动“捉迷藏”的“藏”,和日常生活中“把东西贮藏起来”的“藏”是什么意思了吧!

一个相对来说难认难写难学的“藏”字,学生为什么在不知不觉中不仅读准了字音,理解了字义,还知晓了内涵,了解了包蕴其间的文化信息?思考上述教学过程,我们会发现,执教老师在教学“藏”字时,充分利用汉字“因义构形”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从观察字形入手,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想象,学生的识记因此而伴随着形象和情节,记忆也就特别深刻。[5]因此在教学这类“因义构形”的字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并巧妙利用课件等直观手段将其构义形象化地呈现出来,引领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字形,在动态的感知过程中理解字义,感受汉字丰富的文化内蕴。

(五)用比较法识记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了多数,因此掌握好这类字的造字规律将对今后提高生字的识记效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形声字有两部分组成: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教学时,要将汉字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识记。比如“浇”字,学生一看是“氵”,马上就反应过来,“浇”与水有关,所以是“氵”。按照同样的原理,学生明白了“烧”与火有关,“绕”与丝线有关.这样,我们通过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举一反三,学生一下子就认识了五个生字,而且大略知道了这些生字的意义,这对于他们避免写错别字也是很有帮助的。因为他在写的时候会联想到这个字与自己写的内容的关系,而从字列中选择合适的字。运用这种方法能使孩子牢固建立音、形、义三者之间的联系,有效地提高识记效率。[6]

三、联系生活实际,引导主动识字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处处用语文。如果能将我们学生的眼睛擦亮,那么生活就是他们识字的大课堂。如何引导学生自主认识身边的汉字,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培养对汉字的敏感性,应是识字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学习活动中认识汉字

刚入学的一年级儿童,对学校里的一切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这时候,可以抓住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及时引导他们认识与自己学习生活密切汉字,如:通过发作业本认识同学的姓名,我告诉孩子们,谁能够最先认识你所在小组同学的名字谁就可以当小组长,谁能最先认识全班同学的姓名,就能够当班长。并且提示了认字的方法:可以问他本人,可以问老师,也可以把名字抄回去问家长。我将学生的名单注上拼音贴在教室里,部分有拼音基础的学生还可以自己读拼音认字。这样,课后,有的学生问同学,有的学生读拼音,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多数学生就会认同学的姓名了。

)利用学校资源认识汉字

教室的园地,校园里的告示牌、橱窗里的标语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引导识字。又如教室里的现成物品如投影仪幻灯片、大屏幕、课桌、门窗、凳子等分别贴上各自名称的卡片,随时让学生看见这些东西而联系识字

关注生活中的汉字

孩子坐公交车的时候,认识站牌名,认识公交车内的各种告示;孩子逛街的时候 ,认识店铺名;孩子到饭馆吃饭的时候,认识菜谱上的字;孩子在旅游的时候,认识旅游景点和门票上的汉字;孩子在走亲访友的时候,认识与亲戚朋友有关的汉字……汉字无处不在,引导学生“与身边的汉字交朋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了学生的识字潜能。[7]

课堂是学生识字的主渠道,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迅猛进步,特别是信息时代的来临,从家庭生活到社会生活,从报刊传媒到日常生活用品,从社区环境到大街小巷,从名胜古迹到自然景区,从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到虚拟神奇的网络世界,汉字几乎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空间。面对如此强烈的视听冲击,我们的学生怎能不耳濡目染呢?因此,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生活资源,让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多彩的生活经历为我们的识字教学增添情趣,不愧是一种明智的选择。[8]

 

结语

“教无定法,但有良法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创造多种适合学生的识字方法,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识字,激发识字积极性。这样便能改变学生“苦学”、“厌学”的现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和巩固知识,在学习中体会乐趣,从而达到“我要学”、“我爱学”的境界,而教师也得轻松

这是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点认识,相信通过努力,我们的识字教学在核心素养的关照下便会开出绚丽花朵,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最新颁布推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5页。

[2] 张茜.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 语文天地,2009年第1期,第16-18页。

[3] 马秋芬. 尽情游戏 快乐识字——小学低年级游戏识字教学的尝试[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年第5期,第54-55页。

[4] 李玉华. 低年级巧妙识字的四个小方法[J]. 今日科苑, 2008年第2期,第22-23页。

[5] 谢雄龙.利用汉字特点,激发识字情怀[J].小学语文教师,2009年第6期,第54页。

[6] 董正春等,《汉字形义分析与识字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61-63页。

[7] 刘小燕. 识字教学的几点体会[J]. 教育革新, 2008年第10期,第33-35 页。

[8] 林冬梅. 识字教学,应回归生活本源——关于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思考[J]. 考试周刊,2009年第10期,第9-10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