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注学情 ,学而有效
美国认知教育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弄清了这一点后,再进行相应的教学。”的确,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两位老师都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然后通过交流评价,自己认识到这些方法的不足,引发学生产生用统一、简明的方式来确定位置的需求,体会学习新知的必要性。
2.抽象思维 ,渗透思想
本类课有两大主线贯穿始终。一条是图例的抽象和演变:例如四下确定位置由实物图到点子图再到方格图,这一抽象的过程细腻、清晰,借助“数形结合”的方式很好地渗透了“坐标”这一较难理解的数学知识,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另一条线是确定位置的方法:由不同的描述方法 过渡到“先列后行,由近看远”的方法,再通过对比产生数对的方法,这一表达方式逐步递进、简化、抽象,都使学生对数学的简捷性和抽象性有了深刻的感受和体会。课堂中,两大主线的层层递进与发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前后对比反思,及时提升学生的认识。通过学习,学生真正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不但感受到了数学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数学符号的简洁清晰,这些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