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开展“关注语用,提升素养”教研活动
课程改革行进到今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了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呈现了较为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交融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体现在第一课时,还体现在第二课时。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宋小于3月12日开展了“关注语用 提升素养——第二课时教学研讨”活动。
活动分两个板块:首先展现低、中、高年段的三堂教学示范课:庙桥小学薛小英老师执教二下《欢乐的泼水节》、新闸中心小学张敏娟老师执教三下《荷花》、宋剑湖小学丁雄鹰校长执教五下《郑和远航》;接着,由三位执教老师简要说课;最后由常州市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陈玉琴对三堂课进行课堂点评。
薛小英老师从语言文字入手,揭示文章的思想内容,最后又回到了语言文字,整个课堂实现了“走一个来回”的效果。她努力创设真实的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孩子通过对语言文字趣味性地朗读中感悟“欢乐”。张敏娟老师指导孩子在课文阅读中进行词语的积累、语句的拓展。在与《夏日荷花》的对比阅读中,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想象的翅膀,感悟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丁雄鹰校长的课堂充满了智慧。丁校长抓郑和第一次远航中“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的三个场景,采用引导思维、自主想象、独立思考等方式,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最后常州市教师发展中心陈玉琴教研员从三个方面对三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逐一评价:一、关注年段特征,把握教学目标,教学不跑味;二、关注学科本质,把握学科特质,教学不错味;三、关注学生起点,把握学科基点,教学不越位。对三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深入点评。可以说三位老师展示了不同年段的课、不同题材的课、不同风格的课,为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指明了了方向。
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我们在研磨中前行:本次研讨活动,是专家老师们智慧的体现,是我校老师丰盛的精神食粮,为我校老师指明前进的方向。教研无止境,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