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评课
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王玉妹
一、让数学生活化,使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才体验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应用性。从学生熟悉的情况和已有知识出发,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赋予数学的生活化。
在教室中用数对表示位置这一环节,师:同学们都能在平面图中用数对找位置,现在回到我们的教室,你们要把观察的角度转移到我这来,刘老师为观察者,观察者的左边起是第一列,请第一列同学和我招招手,第三列同学和大家招招手,请第一行的同学站起来和后面的听课老师招招手。第二行的同学也招招手,第三行招招手,
刘老师说:现在大家明确了如何站在观察者的角度用数对来确定位置。那么,以老师为观察者,谁用数对来介绍刚才拿花同学的位置?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回到生活中来,明确了确定位置的方法,从而回到导课的问题中去,学生马上就能用所学的数对知识来介绍刚才拿花同学的位置,起到了前呼后应的作用。让学生迅速地体会到了学以致用,从而更加喜欢数学。
姚老师说:“大家都能用数对准确的表示出自己的位置,现在,我来说数对请相对应的同学起立”以上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和自己息息相关,深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在课堂练习的这个环节中,她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如:现在就让我们拿着这张闯关得到的团体票去游览风景秀丽的三清山吧!三清山同学们多么熟悉的景点,同学们的兴趣更浓厚了,做相关的练习轻松而愉快!用数对表示周围的景物,从学生熟悉的环境中建立起空间观念。意在想象与推理中来巩固数对知识。这样,巩固数对知识的同时,还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数对的图像,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纵观本节课,姚老师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学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刘老师通过颇具灵感的设计,展示了数学自身的丰富多彩和无穷魅力,促使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