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语文组举行“融语文,融生活”教研活动
4月17日下午,宋剑湖小学举行了“融语文,融生活”语文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有一年级三位老师上课,丁校长、王教导及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是一(1)班杨老师执教古诗《静夜思》。杨老师尽力挖掘古诗教学中的语文因素,把朗读、识字、句子训练、诗的意境体悟等揉成一个整体,使整堂课洋溢着语文味道。
如句式训练“是___,不是___。”“不是___,是___。”把理解诗歌内容与说话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引起了小朋友们浓厚的兴趣。孩子们积极思考,你能我胜,踊跃发言,你说完了我来补充,句子越说越完整,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也越来越透彻。比如一个小朋友说“是月光,不是霜。”另一个小朋友说“是银白色的月光照在床前,不是秋天的霜。”一个小朋友说“不是霜,是月光。”另一个小朋友说“不是白色的霜铺在床前的地上,是月光照在床前的地上”。如此兴趣盎然的说的过程,既锻炼了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加深了孩子们对诗的内容的准确理解。
第二位执教一(2)班的戚老师,她上的是诗歌《夜色》。这是一篇跟小朋友生活密切相关的课文,讲了一个小朋友因怕黑,不敢一个人睡觉,后来爸爸把他拉到夜色中散步,他看到花儿在微笑,鸟儿在睡觉,从此就不再害怕黑夜了。小朋友们感同身受,一边读课文,一边露出会心微笑。戚老师抓住机会,训练朗读。“小朋友不敢睡觉,很胆小,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小朋友不再害怕,变得勇敢了,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很好地指导了学生的朗读,训练了学生的语感。
第三位执教一(3)班的是包老师,她上的是课文《端午粽》。这是一篇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教材,主要讲了端午节外婆包粽子的事情,还涉及了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文化知识。学生非常感兴趣。包老师除了教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还很注重本课的识字教学。她用游戏的方法吸引学生。比如一开始做了“抢粽子”游戏,把生字词语写在画着粽子的卡片上,读对一个词,就是抢到了一个粽子,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后来教学写字时,包老师给每个生字都编了一个顺口溜:“直字长了脚,认真最最好。(真)”。“上横短,下横长,中间口,扁一些。(豆)”。小朋友先读顺口溜,再写生字,这样使他们对所学的生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孩子记忆牢固,教学效果非常好。
在课后的研讨中, 一年级备课组长杨老师谈了本次教研活动的备课设想。一年级使用的新教材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课程观,要求老师要适应这种新的课程观,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的教材的教学。“融语文”就是语文课要把“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能力融合在一起,并水乳般的融合在教材文本的学习之中;“融生活”就是新教材跟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教学中也要跟学生的生活非常融合在一起。课堂上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撰稿 杨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