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预习方法的指导
发布时间:2018-04-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唐梦烨

小学英语预习方法的指导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预习,不但可以提前了解学习内容,降低课堂学习难度,促进课堂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形成自学能力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预习的好处有以下四点:  

第一, 预习一般是 "单兵作战", 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增强独立性, 减少依赖性;  

第二, 预习中发现问题, 找出疑难点, 带着這些疑难点去听课, 能减少盲目性, 增强听课效果;  

第三, 经过预习, 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 在课堂上就有充裕的时间对老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思考、消化, 有利于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当堂巩固知识;  

第四, 重复是加强记忆的基本手段, 课前预习就等於先学习了一遍, 有利于加强记忆.  

二、要注重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的预习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应该教给学生预习一篇课文的一般步骤,为预习活动建模,使预习活动有章可循。预习一篇课文,一般来说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让预习成为阅读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阅读课文前面预习内容,明确预习要求。首先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提出了预习的要求和做法。在预习时,应要求学生认真的阅读、理解,做到明确预习的要求,并按要求认真预习。教给学生边读边想边动笔的方法。小学生读书往往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初学预习,我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即口到、眼到、心到、手到,教给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把生词、重点语句、段落以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促使学生边读边想边动笔,借助工具书和参考书,过好生词关。  

2.然后借助磁带和录音机,听课文录音,过好听力关。认真倾听课文的内容,使自己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  

3.接着,通过朗读课文,过好语音关。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概貌。从头至尾地跟着录音机把课文读一遍,要求能大概的掌握课文的内容,获得整体印象和感受。  

4.最后,通过分析、揣摩、联想,过好理解关。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句作标记,并提出质疑。这样,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的听课有目的性,带着问题来听课,提高听讲效果。课堂上及时质疑,及时得到释疑。对能在预习中提出问题的学生,老师应多加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