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稿
今天聆听了吴老师执教的《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课受益良多。从整堂课的执行情况可以看出吴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且很有教学智慧。这节课的设计特别是问题的设计,方法的选择层层递进,层次明显。学生先通过对三角形内角和研究方法的回顾迁移到四边形内角和方法的探索再到多边形方法内角和方法的小结,可以看出张老师的用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还有以下一点体会:
1.问题设计有层次有关联
吴老师先通过“以前是怎样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这一问题来回顾研究内角和的方法,再提出“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四边形的内角和吗?”在出示了一些四边形后又提出“哪些图形你能一下知道它的内角和?”从而顺势提出猜想聚焦到一般四边形内角和的研究。紧接着通过“你能用分一分的方法找一找五边形的内角和吗?”和“用这样的方法继续研究六边形等多边形的内角和吗?”等这些问题层层递进优化研究方法,探索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
2.及时捕捉资源优化方法
从本节课中可以看出吴老师对于学生生成性资源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比如:在研究四边形内角和的时候,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资源给予了及时的处理,并将拆下来拼和分成两个三角形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选出分一分的方法更简便。在研究六边形的内角和时吴老师又及时地将从一点出发分成三角形的方法和从不同点出发分成三角形的方法进行对比优化,强化有序分的好处。
3.及时推进总结提升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对三角形到八边形边数、分成三角形个数和内角和的观察对比总结规律,再延伸到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总结。
最后提一点建议和思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心能再低一点,在观察对比总结规律的环节放下去让学生多说,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这个环节节奏可以再快一点。
第二堂课听了朱丽琴老师的《算24点》这一课觉得耳目一新,别具一格,深有感触:
1 .引题新颖,讲述扑克牌隐藏的知识与其中的奥妙,不仅充实了学生的知识,也让听课的老师知道了扑克牌的奥妙,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 能让学生清楚的理解题目要求,例如请学生大声的朗读题目,并追问哪句话最重要,从而让学生有目标,有条理的探究知识,不盲目。
3. 教师有很高的驾驭,梳理知识的能力,由易到难,条理清楚。从两个数算24到三个数算24最后上升到四个数算24 ,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4.注重学生的生成,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同样的三个数或四个数用不同的方法都能得到24.。
5. 注重教给学生方法:用三个数和四个数算完之后总是让学生观察得出算的方法与规律。
6. 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权利教给了学生,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知识
7.练习题的设计独特:利用扑克牌的名称分队,而且把题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三类,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本节课推向了高潮。
总之,本节课是一节很生动的课,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教给了学生一种数学的思想与方法,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比知识更重要,是一节真正意义上的数学课。
探讨的地方:总结三个数和四个数计算方法时应让学生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