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 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发布时间:2018-06-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霞

以学生为主体 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杨霞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小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出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实现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综合性、多样性,改变了单一的、枯燥的教学方式,使我们的教学更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有兴趣,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是笔者联系三四年级两堂实践课总结的一些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经验。

  《多边形的内角和》和《24点》这两堂课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经过一定的观察、分析、验证等活动掌握内容。在实践活动课中学生参与的过程就是一个自己发现知识、探索知识、研究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更是对学生沟通能力、个人情感等方面的培养。那么如何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呢?

  一、确定教学目标

  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也是如此。在设计教学时,我们就应该明确这节课需要达到的目标。当然目标的达成不应以教师的主观臆断为主,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目标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考虑到学生活动的时间和效率,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设定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保证教学在完成最低目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完成最高目标。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我们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在开放性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用自己的方式来完成学习目标。 例如吴老师教学的《多边形的内角和》就是以学生的学情和教材为基础,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制定了明确的目标: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求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方法,掌握了多边形有关概念,理解了多边形对角线。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设计推导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时首先采用作对角线将多边形化为若干个三角形的方法,然后再探索其他方法,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材分析

《多边形内角和》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教学内容是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推导和应用。在教学中要运用转化思想,观察图形和运用代数方法计算的数形结合思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习惯及探索与归纳的能力,体会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以及类比,转化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多边形的定义,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方法;能根据已知内角和求多边形边数和已知多边形边数求内角和。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索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通过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学习,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探索推理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意识和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引导

小学生都有好动、好玩的特征,在活动课上他们很容易偏离教学内容或者思考方向不对,这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是我们课程教学的有序开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工作。教师的引导是学生学习的灵魂。由于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没有教师的引导他们很容易漫无目的地胡乱思考。在给予学生较大自主性的同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并且在学生思考和活动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要注意学生的动向,对于那些出现差错的学生及时纠正。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序进行,有效保证我们的教学效率。例如朱老师在教学《算24点》时,新授环节一直注重引导孩子,让他们逐渐地明白算24点的规则和诀窍: 

第二环节:教学新课

1、那得让老师看看你有没有知识储备,我们先来玩个热身游戏——-幸运对对碰。

1)教师出牌,学生选一张牌来碰

我出一张8,你能从手中拿一张牌和我来碰成24吗?

你们为什么拿3(因为38等于24)

我出一张6,请你拿一张牌和我碰成24

你拿的4和我怎么碰成24呢?

2)教师出牌,学生选两张牌来碰成24

我还是出一张6,请你选两张牌和我碰成24。你选的是哪两张牌?怎么碰成24

这当中有什么诀窍吗?

我发现大家所选的两张牌通过加减乘除都可以先碰出4,再运用四六二十四碰成24

我出一张8,你选哪两张和我碰成24

学生汇报交流。

3)我出一张9,你能拿出几张牌和我碰成24呢?

学生思考并选牌。

你选的是哪几张?分别是几?你是怎样和我碰成24的?

看来大家都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玩游戏呢都得先了解游戏规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算24点的游戏规则。(出示)

师:我们在玩算24点时,把A看作1,利用几张牌,用+-×÷使其结果为24,每张牌只可用一次。

  、给予学生正确恰当的评价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层次、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各不相同,学生创新思维展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学生学习个性化程度很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及时地应变,做出有针对性的激励性评价、延伸性评价及集体性评价。如:“你的这种想法与数学家的想法相同”“你的发现很有研究价值”“把你的设想继续探究下去会有新的发现的”“这个小组的分工很科学,研究很深入”等。教学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快乐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拨动学生内心情感,启发学生相互借鉴,体现教师教学机智。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是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催化剂。

  总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数学的发展方向也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发展方向。我们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要提高认识,在教学中,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