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第二课时)教案
发布时间:2011-06-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婷

狼和鹿(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本课引号的作用。

4、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直奔重点

1.( 映示狼和鹿的图像)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朋友。

看到它们,你们联想到哪些词语呢?(贪婪、凶残、美丽、活泼……

你们联想到的这些词语,其实表明了人们的态度。一般说来,人们喜欢鹿,讨厌狼。

2.可是,发生在美国凯巴伯森林的一则故事中,作者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是什么看法?请默读课文,把表达作者看法的句子划下来。

3.初步朗读

·  映示句子: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指名读。

·在这两句话中,谁是功臣?谁是祸首

    什么是功臣?狼是功臣,这是人们做梦也想不到的,从哪个词看出?(居然)能读出这种语气来吗?

    什么是祸首?鹿在什么情况下成为祸首?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为什么说狼是功臣,而鹿是祸首呢?请大家轻轻读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读完了,想想这个问题,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2.同学们大部分字音读准了,这里有几个词语还得注意一下。(映示词语)

传染(读准翘舌音)      贪婪

提防(读轻声)          血泊(读准多音字)

3.作者认为狼是功臣,而鹿是祸首,为什么这么说呢?你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找到了哪些理由?

交流

三、研读课文,感悟人文

1.从刚才的发言中,大家谈到了狼、鹿和森林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变化。    

板书                                              鹿

                                          森林

2.先来看看森林的变化。

1)映示练习题1。读读书上写森林变化的内容,再谈谈自己的理解。

100多年前,凯巴伯森林____,____。……后来,整个森林像____一样,____,____。

2)找到书上描绘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情景的语句。找到句子自己读读,体会体会。

  自读。指名读。

3)画面映示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的情景。随着画面的场景、音乐,教师描述:

听了你的朗读,我们好象看到了凯巴伯森林到处是葱绿的树木,到处活跃着鸟儿们的身影。看,小鸟在唱歌,小鹿在奔跑、跳跃,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美妙。再指名欣赏朗读。

4)后来凯巴伯森林变了样,看课文第三节,划出写森林变化的有关句子,再自己读读。

交流评读,相机映示凯巴伯森林一派荒凉、萧条的情景。

提示:你这样读,想告诉我们什么?

5)凯巴伯森林从草木葱绿到荒凉萧条,这种鲜明、强烈的对比,深深地震撼们每一个同学,让我们感到痛心疾首。指名对比读。

6)再来看看这个填空,读读课文的23小节,大胆地想象一下,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森林情景变化的原因;狼、鹿数量的变化。)

    7)小结:其实同学们说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人的原因,另一个是鹿的原因。男女同学分读。

3.是啊,这些年来,鹿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看这道题。映示练习题2

凯巴伯森林原来生活着大约____只鹿,狼在被杀了之后,鹿的总数超过了____只,到了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____只病鹿。

1)同学们,我们填的都是数字。看了这一组数字,你想说什么?

2)作者就是运用了这一串数字有力地说明了狼和鹿数量的变化与森林的命运息息相关的。

4.那么,它们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默读课文第四小节,试着用箭头、词语来表明三者的关系,同桌可以讨论一下。

指名学生板书

这就是大自然神奇的食物链,一旦食物链被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随着被打破。

5.这样的结局是人们做梦也想不到的,所以,文章最后这样说道:(映示句子)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学到这儿,你想说什么?

6.看来,大家都很关注凯巴伯森林的命运,那么,拯救凯巴伯森林你有什么好办法呢?学生讨论交流。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如今的凯巴伯森林的情况吗?(映示材料)

引狼计划”——为了挽救灭狼带来的恶果,美国政府制定了引狼入室计划。1995年,从加拿大运来野狼放生到凯巴伯林区,森林又焕发勃勃生机。

7.如今,当你走进凯巴伯森林,会看到怎样的情景呢?

四、板书

鹿

森林

(对鹿)下毒手

暗算

嬉戏

活泼美丽

一片葱绿

生机勃勃

25          共被杀

6000多只

大量繁殖

超过10万只

闹起了饥荒

 

死去6万只

只剩8000只病鹿

疾病流行

 

《狼和鹿》的教学反思

狼是凶残的,鹿是温和的,狼是大坏蛋,鹿是人们怜爱的对象。这是我们在童话故事里了解到的狼和鹿,那么在现实的森林中,狼和鹿是怎样各自地生存着呢?它们之间有着什么联系,和环境又有什么关系呢?在教学《狼和鹿》这篇课文的时候,我采用了一系列对比,让我们获得更加分明的感受,进行了以下引导。

一、狼与鹿的对比。

学文前,我先让学生齐读课题,再让他们谈谈“你是喜欢狼,还是喜欢鹿?”学生都认为狼凶残,鹿温和,狼令人们痛恨,鹿被人们喜爱。对比很明显。接着我又让学生读文章最后一小节,在这里凯巴伯森林的灾难使狼与鹿换位了。狼居然成了制约鹿群过度繁殖,消灭病鹿的“功臣”。鹿呢,却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如此变化又形成鲜明对比,启示人们必须保护自然生态平衡。

二、凯巴伯森林的前后对比。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呢?”问题提出来,学生兴致勃勃地自由读文,感受凯巴伯森林原先“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虽然“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但总的来说,凯巴伯森林充满了活力。但一旦成了鹿的“自由王国”,凯巴伯森中的绿色在消退,枯黄在生态失衡造成的恶果。

三、鹿群变化的对比。

    凯巴伯森林原有“活泼的美丽”的鹿4000只,自从人为地杀掉六千多只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鹿的总数迅速超过了10万只,翻了十五倍。当“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时,鹿又急剧地死去6万只,不久就剩下8000只病鹿。这里的对比鲜明,点明了生态失衡所造成的悲剧。鲜明的对比,触目惊心的数据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是多么重要。

    课文通过狼与鹿之间的故事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了这个联系,就破坏了生态平衡,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我想到利用课外扩展,让学生搜集有关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在班上进行交流,比如“人类大量捕杀青蛙,使田间的害虫越来越多,影响农作物生长。”“人类滥砍乱伐树木,引发沙尘暴,使鸟类无处生存。”等等,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让他们更真切地认识“生态平衡”的概念,更加自发地去保护生态平衡。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