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发布时间:2009-10-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婷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通过辩论,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并使学生明白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4、渗透环境教育,使学生明白文中的约定也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认读词语。(出示)

2、围绕课题设疑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7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①指名朗读课题,齐读。

②讨论:课题为什么加引号?“你”指谁?

3、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老师归纳了一下,共有以下三个:

(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

(2)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3)结果怎么样?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导学课文

一)自学课文

围绕以上问题,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

(“自学课文”给了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新知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和巩固,尊重了每个学生的学习差异。)

二)交流自学情况

1、交流第一个问题

(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从哪里可以看出鲈鱼的大?

“从未见过、鱼竿弯成弧形、大家伙”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汤姆的“惊喜”。板书“汤姆”“惊喜”

(2)看到儿子钓到这么大的鱼,爸爸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爸爸”“赞赏”

(3)你能不能从爸爸赞赏的目光中,想象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的儿子真聪明、真能干,钓鱼技术这么熟练。”

(4)从哪里看出汤姆钓鱼技术熟练?

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动词。

指导学生读好这几句话

2、交流第二个问题

(1)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同桌学生讨论,理解这是公园的规定。

(2)比较句子

a你要把这条鱼放掉!

b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句话比较好,为什么?

指导学生同“低沉、严肃”的语气读好第二句话。

(3)对爸爸的这个决定,汤姆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不情愿

指导读好这句话

3交流第三个问题

(1)既然汤姆这么不情愿,那么能不能不放这条鱼呢?

下面,我们要举行一个辩论会。哪些同学同意爸爸的做法的,请你们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汤姆放掉鱼;哪些同学同情汤姆的,也要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爸爸不要放掉鱼。

四人小组讨论

(2)全班同学自由组合进行辩论

提示

汤姆:a这条鱼很大,很难钓到,如果放了,以后可能再也钓不到了。

b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只有两个小时了,这么短的时间,能不能通融一下。

c没有人看见我钓到鲈鱼,不放也没关系。

爸爸:a虽然鱼很大,时间也很短,但规定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改动。

b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要遵守规定,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更要遵守规定。

c做人要诚实、自觉,要严格要求自己。

(3)通过刚才的辩论,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必须把鱼放掉。现在让我们来读读课文5-12自然段,看看汤姆是怎么做的?

板书:斩钉截铁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让学生由“画外人”“辩”成“画中人”,在辩论过程中发展认知和情感,提高综合能力,教师只起到指导、点拨的作用。)

(4)从汤姆的行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当爸爸看到汤姆钓到一条大鱼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我想,当爸爸看到汤姆把鱼放了时,心里会为汤姆感到更加自豪。他会想些什么呢?

(6)再读课文5-12自然段

同桌练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阅读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4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鱼,他后悔了吗?

出示最后一句话,指名朗读。

“那晚的情景”指什么?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

“爸爸坚定的话语”指什么?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说明什么?

(2)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爸爸是个怎样的人?汤姆又是个怎样的人?

2你从这篇课文中得到什么收获? 板书: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3、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对钓鲈鱼有这样的约定?(为了保护鲈鱼不被过度的破坏,保护湖水里的生态平衡)板书:保护环境

 

三、学写生字:“垂、未、允”

重点指导“垂”的笔顺。

四、作业

练习复述课文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