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吨 (三年级)
发布时间:2010-04-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认识吨  (三年级)

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吨
2
、知道吨与克、千克之间的关系
3
、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感受到我们国家目前环境的恶化加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        教学重难点:

三、        吨和千克 ,克之间的关系。理解吨的概念。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问:小朋友们,你们能猜一猜数学老师的体重吗?

  请几名学生猜一猜;

  让猜的学生说说老师的体重为什么用千克作单位而不用克呢?

  2课件展示场景:码头的货物、货场上的集装箱、铁路运输线上的货车车厢。

  学生观看场景图,师说明这些图中堆放或者运输的都是些很重或大宗的物品;

  提问:如果我们现在用克或者千克作单位来表示这些物件的重量,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用时方便吗?

  3.揭示课题:

  如果用克或千克作单位来表示上面物品的重量,用起来比较麻烦。因此,计量这些重的物品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作单位,可以用符号“t”表示。

  板书:吨的认识

  二、参与实践,充分体验

  1.感知25千克、50千克、100千克大米的重量

  (1)感知25千克

  出示25千克重的一袋米,请一位力气小的同学来搬,如搬不动,再请一位力气大的学生来搬。

  (2)感知50千克

  出示50千克重的一袋米,还请上面力气大的同学来搬,如搬不动,再请一位学生来帮忙搬。

  (3)感知100千克

  出示100千克重的一袋米,让班级几位力气最大的学生一起来试试,看能否搬动,搬完后,让学生谈谈搬米袋的感受。

    2.直观感知1吨的实际重量

  (1)谈话:刚才同学们在搬100千克米袋时,感觉很重,那么2袋这样的大米多少千克呢?3袋、4……10袋呢?(课件展示10袋大米的情境图)

  (2)学生按老师所说的大米袋数说出相应的千克数。

  (3)小结:1袋大米100千克,10袋大米重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板书:1=1000千克,lt=lOOOkg

  (4)让学生根据:1=1000千克

  说出3=(    )千克,8=(    )千克,5000千克=(    )吨,7000千克=(    )吨。

  (5)假如我们班学生的平均体重是25千克,算一算,我们班多少位同学才有大约1?

  学生动手算一算,然后交流算法,得出40位同学大约有1吨。

    3.结合实际,加深对吨的认识(多媒体结合演示)

12000年全国年垃圾清运总量已超过1.4亿吨,并按8%的幅度增长。历年全国无序堆放的垃圾总量多达60亿吨,占用土地5亿平方米,严重污染大气和地下水资源,更有引发气体爆炸事故的发生。
 

2、据黄山市环卫处主任夏军介绍,中心城区每天约产生生活垃圾200吨,仅塑料袋产生的白色垃圾就占17%左右,这就是说,中心城区一天要产生白色垃圾34

  (1)读一读:

  一棵白菜重1千克,1000棵白菜重才是1

  每头牛重500千克,2头牛重是1

  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是1

  每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是1

  (2)算一算:

  1桶水大约10千克,(    )桶水重1000千克

  2块砖重5千克,200块砖重是(    )千克,(    )块砖重是1

  (3)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吨这个单位?

  学生举例说明重大约1吨的物体。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填一填:

  一只河马重3(    )

  一只羊重大约45(    )

  一个苹果重200(    )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4(    )

  拖拉机能装2000千克石子,也就是(    )

  大象的重量约6000千克,也就是(    )

  一条蓝鲸重7吨,也就是(    )千克

  一条鲨鱼重约3吨,也就是(    )千克

  2.算一算:

  一台起重机一次能吊起2t的货物,照这样计算,15次能吊起的货物是多少吨?

  3.试一试(多媒体)

  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面标记限重量是1t13个成人

  (1)如果是我们三年级的小学生去乘的话,每次可以乘坐几个?

  (2)如果是我们学校83位老师都要乘电梯,至少要乘几次?

    四、小结评价,回归生活

  1.说说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有哪些收获。

  2.课外实践:你能调查你们生活的社区每天产生多少吨垃圾吗?你今后要如何做。

                                    中年级数学教研组

                                         20104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