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发布时间:2011-12-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统计

武进区新街小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仔细观察。

师:预测一下,咱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可能与什么有关?

(可能与统计有关)

师:为什么这样说呀?

(屏幕上有一张表格,还有两位同学在统计气温。)

师: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吗?

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与统计有关的内容。

二、新授:

1、复习引入

课件出示某地2006年月平均气温条形统计图。

师:老师为大家带来一幅某地2006年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师: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

师:在条形统计图中,是用什么来表示各月平均气温的。

师:通过这张统计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呢?

师:条形统计图的作用是什么?

板书:表示数量的多少

2、探讨学习内容

师:看来大家对有关条形统计图的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些数据还可以用另外一种形式来表示,请看。

课件动态演示直条变成点并连成线的过程

师:你认为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统计图?

让学生充分想象,给予及时评价。

如有学生说出,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探讨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板书课题)那你想在这节课学到哪些知识或研究哪些问题呢?

预设:生1:我想知道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我想知道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作用。

3:我想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4:我想知道通过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什么规律。

5:我想知道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

(教师加以整合并板书:与条形统计图的异同、特点和作用、绘制方法)

师:老师相信,只要大家认真观察、勇于发现、积极探究,一定能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3、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合作交流等活动,加强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

师:下面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两幅统计图,并4人小组讨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请组长注意记录组员的发言,然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学生在小组讨论后由组长派代表交流)

预设:

相同点:它们都有标题,横轴和纵轴,横轴上的数表示的是月份,纵轴上的数表示的都是气温,每一竖格都表示5,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

不同点: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表示数量的,而折线统计图却是用点来表示数量的,条形统计图没有方格,而折线统计图有方格,

如有学生汇报不完整,老师加以引导。

师:真好!大家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这两种统计图许多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那么,你们认为这两类统计图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表示数量的,折线统计图却是用点来表示数量的。

折线统计图用线段将各点连了起来,而条形统计图不需要。)

师:对,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通过这张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2006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这就是折线统计图的重要作用,它能通过折线的起伏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板书:清楚的反映出数据间的增减变化情况。

师:正因为折线统计图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想想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统计图?

学生想到给以评价,(你的知识面很广)

老师也带来几幅折线统计图,同学们想看吗?

课件一一展示。

4、师:同学们,邯郸是一个很优美的城市,你知道它一年中,哪个月气温最低,哪个月气温最高,最低气温大约是多少度呢?最高呢/

师:结合邯郸的气温,你能猜测一下,这幅折线统计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气温吗?

(我猜想这幅折线统计图反映的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气温)

师:是呀,南方地区气温偏高,尤其是78月份,降雨量也比较大,容易使河流水位升高,造成烘涝灾害,所以进入雨季,我们要时刻关注降雨和河流水位,作好防汛工作。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某市2005年的一份汛情公告。

指名读出公告的名称并说说你都了解了哪些信息。

师:通过什么形式,才能更清楚的看出水位的变化情况?

(折线统计图)

师:这有一幅8186水位变化统计图,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与上一幅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并思考下面的4道问题。

汇报交流,

师:这两幅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纵轴上第一格表示31,而其他每个表示0.2,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通过观察第一格的弯曲部分及虚线),为什么要隐藏,折叠起来。

师:图中的虚线表示什么?

师:警戒水位是什么意思,历史最高水位表示这么,它们在统计图中起到什么作用。

师:说说自己了解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给以及时的点拨及评价。

让学生预测该地789日水位变化,及可能发生的状况。播放录象

师:你还能想到那些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想到的问题。

师总结:你看,我们通过对一张统计图的分析和研究,知道了这么多。可见,统计图确实能给我们在分析研究问题时带来很大的帮助。同学想不想继续研究呢?

师:好,这还有一幅某地2006年月降水量变化情况统计图,以4人一小组讨论解决下面的问题,并思考还可以发现那些新的问题,组内交流后汇报。

学生讨论开始,老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其中。

学生分组汇报,引导学生根据了解的信息联系生活实际的经验,谈谈看法。

鼓励学生提出的更多的问题。

师:从这幅统计图中,你们还能提出一些问题或看出哪些问题吗?

进一步带着问题观察、分析,并且找出其中反映的一些实际情况

(降水量过多,还会造成水土流失,对环境也是不小的危害。要想防止洪涝灾害,我们就要多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这样不但水土不会流失,而且树木还能储水,就不怕洪涝的危害了。)

三、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呢?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大家还想知道折线统计图是怎样制作的是吗?这个的问题我们下节课再研究,但老师还一份作业留给大家。

课件出示:请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能力,选做一题。

1、结合今天的课程,写一篇数学日记《生活中的好朋友--折线统计图》,并把他发到学校的网站上,大家共同交流。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