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发布时间:2012-04-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山东矿藏知多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山东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2.使学生熟悉山东主要的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地。

3.使学生了解山东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4.通过分析山东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节约、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寻求替代品的必要性与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过程:

一、大家知道,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那么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什么呢?(矿产资源)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山东的矿产资源。

[活动]读教材中四幅山东矿产资源分布图,说说你的家乡还有哪些矿藏?

[学生讨论、回答]对不同矿产资源分别回答。

[教师小结]山东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矿、石油、天然气、铁矿和有色金属矿。

二、与生活的关系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已深入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煤、石油、铁矿石的只要用途是什么?

哪些日常活动或用品会用到这些矿产资源?

学生讨论交流

三、如何利用

[讲解]山东矿产资源分布广泛,有些很丰富,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它们呢?请大家讨论。

[小结]要合理开发、利用,还要研究、利用新材料,代替非可再生的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

[过渡]目前,山东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演示]四个例子,学生讨论山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小结]问题是:乱采滥挖;破坏环境;严重浪费

[提问]我们如何解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讨论)

[演示]小结:提高公民素养、增强法制意识;保护、节约、合理使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寻求替代品。

[总结]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内容,记住主要大型煤矿、主要油田、主要铁矿和主要有色金属矿。同学们要增强法制意识、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充分认识合理开发、节约、综合有效利用矿产资源,寻求替代品的必要性和责任感。

广袤大地物产丰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家乡有哪些物产,了解家乡的经济特征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2.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自己家乡有哪些物产;搜集家乡物产实物。

2.教师准备中国自然资源地图或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中国物产地图(各省级行政区内标明各种物产的形象图标)。

教师:看看这张地图与前面我们认识的地图有什么不同,你从地图中可以看到些什么?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教师小结:从地图中可以看出祖国物产真丰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物产。

(二)了解家乡的物产

1.学生列出家乡物产。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地列举家乡的物产。

2.编儿歌:学生依照教科书中的活动示例,将列举的物产编成儿歌。

3.将编成的儿歌配上击掌的节奏玩一玩拍手游戏。教师可先示范书上的儿歌,然后学生自由分组练习自编的儿歌,还可以玩一玩拍手接龙游戏。

(三)家乡物产博览会

1.教师:刚才同学们列举了很多家乡的物产,下面我们来开个家乡物产博览会,把你们带来的家乡物产展示出来,介绍给大家。2.学生自由分组,布置展台。每小组610人,摆放好自带的家乡物产,尽量把展台布置得漂亮、有特色一些。

3.小组准备解说词,推荐解说员。介绍物产的特点,给家乡带来的好处,推荐1.~2.名解说员。

4.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各小组的展台,听解说员的讲解(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先参观自己所在组的展台,由教师作示范讲解)。

5.教师评价:参观了家乡物产博览会,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哪个展台布置得好?哪位解说员解说得好?

(四)推销家乡的物产

1.学生设计广告推销家乡的物产。

1)设计包装。

2)设计广告语。

2.教师分发学生设计广告所需要的卡片或纸片。

3.学生上台展示。将设计的广告卡片贴在黑板上,设计的包装摆放在讲台上,并作现场演示。

4.评选最佳广告语、最佳包装设计。

(五)教师总结

我们了解了家乡的物产,知道家乡物产为家乡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好处,并且为推销家乡物产设计了广告。我们作为小学生,能为家乡做点什么呢?开动你们智慧的脑筋吧!

听爷爷讲家乡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变化;

2、通过调查、访问、对比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

3、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访谈、资料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4、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了解家乡的变迁。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

1、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2、收集有关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及图片等资料,了解家乡变化的情况。

3、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设计:

活动一:感受家乡的变化。

1、歌曲导入。

今天,老师能和你们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一起学习,心情特别好,像阳光一样灿烂,还为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听一听。

课件出示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2、说一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指名几名学生说)

3、歌声唱出家乡的美丽。你们想知道老师是从哪里来的吗?

老师的家乡是滨海乡镇的一个小村子,那里以前泥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特别是雨天,老师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泥路才到学校。令人惊喜的是,如今那崎岖的泥路已经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这就是老师家乡最大的变化。不过比起城市来,老师的家乡还是十分落后,但老师仍然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那你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能不能把你们家乡变化的情况说一说,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4、采用小组自由汇报的形式,向全班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调查情况。

1)、你们采用什么方法了解家乡的?(小组汇报、组长汇报、写成文章汇报……

2)、自由选择自己了解家乡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进行小组交流。(房屋、道路、小桥、家庭……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交流。(口头、照片、录象、图片……

1)滨海公园风景如画;

2)县政府办公中心;

3)这是有名的时代超市;

4)这是滨海迷人的夜景。

活动二:夸一夸家乡的变化。

1、人人都夸我们家乡美,我们为之而感到骄傲、自豪,让我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说一说对家乡变化的美好感受吧。

1)可以对家乡变化的美好感受唱一首歌;

2)可以写一首诗;

3)可以画认为最美的一角;

4)可以说一说。

2、小组交流、汇报。

活动三:辩论家乡的变化是不是也给我们带来烦恼?

1、的确,我们的家乡变化得如此美丽、富饶。但是,有人说: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烦恼。汽车多了,空气差了;楼房多了,绿地少了……”(课件出示)

2、你们同意这种说法吗?我们来辩论一下:

家乡的变化是不是也给我们带来了烦恼?(课件出示)

正方:家乡的变化是给我们带来了烦恼。

反方:家乡的变化不是给我们带来烦恼。

3、学生辩论。

通过刚才同学们精彩的辩论,我们知道,家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便利,叫人欣喜,催人振奋;同时我们也看到,家乡在变化过程中也给我们一些不利的因素,叫人忧虑,令人遗憾。那么怎么样把那些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资源,使我们的家乡更加完美呢?这个问题要靠我们全体同学去努力啊。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为未来家乡的建设者,从现在起,我们应该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化

【教学目的】

1. 了解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

2. 了解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

3. 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

【教学重点】

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改善大气质量的主要方法。了解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和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

【教学难点】

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有人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那我们该如何的放置资源,变废为宝呢?

显然我们要搞清以下两者间的关系:

设问:1. 城市垃圾有哪些?

2. 垃圾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讨论总结:(可展示图片加以引导)

小结:

一、垃圾的种类

1)食品垃圾:指人们在买卖、储藏、加工、食用各种食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这类垃圾腐蚀性强、分解速度快,并会散发恶臭。

2)普通垃圾:包括废弃纸制品、废塑料、破布及各种纺织品、废橡胶、破皮革制品、废木材及木制品、碎玻璃、废金属制品和尘土等。

3)建筑垃圾:包括泥土、石块、混凝土块、碎砖、废木材、废管道及电器废料等。

4)清扫垃圾:包括公共垃圾箱中的废弃物、公共场所的清扫物、路面损坏后的废物等。

5)危险垃圾:包括干电池、日光灯管、温度计等各种化学和生物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以及含放射性物的废物。

. 垃圾处理

基本原则: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主要方法:

1)露天堆放:(2)卫生填埋法:(3)堆肥法:(4)焚烧法

过渡:我们要处理好垃圾类型与处理方法两者的关系,我们就必须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知识讲解:

. 垃圾的分类与回收

垃圾分类的方法及其类型(六个粗分的一级类别,八个细分的二级类别):

四、个别垃圾个别处理

1. 白色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1)涵义:废塑料制品造成的环境污染

2)危害:A、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埋在土里经久不烂,长此下去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效,污染地下水;

B、焚烧废气塑料会产生有毒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例如:焚烧废气的聚氯乙烯塑料会产生HCL等;

C、制备发泡塑料时,常常加入氟氯代烷作为发泡剂。当发泡塑料被扔掉后,释放出的氟氯代烷会破坏臭氧层和加剧温室效应;

3)处理

A、治理的基本思路

a、改进塑料的配方和生产工艺,研制一些易分解的新型塑料,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会降解为简单物质或被生物分解;

b3R运动: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B、白色污染物的回收利用

a、废热固性塑料的利用:对废热固性塑料再利用的途径主要是它粉碎后加入黏合剂作为加热成型产品的填料。

b、废热塑性塑料的利用

a)再加热熔融,使其重新成为制品;

b)在无氧条件下,高温裂制成燃料油或重新制造塑料的原料;

c)和其他垃圾一起焚烧生产热能;

2. 电池垃圾的危害与治理

3. 医疗垃圾的危害与治理

美化我们的家

教学目的

 1、了解家庭由哪几部分组成,你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况,家庭经济收入.

2 通过对家庭的了解,能将家庭情况填成表格,增强自主意识.

3 热爱家庭,尊敬长辈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家庭。 难点: 学生与家庭的关系.

  谈话导入.

你在什么地方?你家里有哪些人?你与他们是什么关系?你们家靠什么经济来源生活?

  学习课文

1 根据马杰与王苹填写的调查表,你了解了一些什么?

2 按照王苹 马杰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填写第三世界国家页做一做.

3 说一说

马杰的家庭收入来源靠什么?

王苹的农业用地庭收入靠什么?

练习

1 根据调查表的内容,两人一组说一说.

2 指导填写表格.

四总结.

家庭由什么构成?你和家人的关系.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